close

 

 

題引:

一個人愛上另一個人的根本原​​因是什麼?

是因為對方的外貌?對方的品格?對方的地位?對方的名聲?對方的財富?

統統都不是!那究竟是為什麼呢?

1、

先講一個著名的故事:

二戰時期,猶太人遭到德國納粹的迫害。
有兩個猶太兄弟商量著該向誰尋求幫助,二人的意見發生了分歧。
弟弟主張向父親曾經資助過的一個銀行家求助,而且這名銀行家曾多次表示有機會一定要報恩。
哥哥則認為,應該向曾經資助他們家族起步的另一位木材商求助。

兩人誰也說服不了誰,於是分頭行動,從此失去聯繫。

多年後,由木材商冒死相助逃到日本的哥哥回國尋找弟弟,發現弟弟全家早已慘死在奧斯威辛集中營。

後來哥哥從納粹檔案中找到了舉報弟弟藏匿處的電話記錄,打電話的人——正是那位銀行家。

哥哥仰天長嘆:

曾經幫助過你的人,比你所幫助過的人,更可靠。

2、

現代的營銷學裡的有一個非常經典的案例,上個世紀美國有一家吸塵器公司的推銷冠軍。

他在退休前一天對其他的員工們說:

你們這些笨蛋,推銷業務時只會敲開門問:“太太您好!能不能給我三分鐘介紹我們公司的一個產品。”每次話還沒說完,“啪”的一聲就吃了閉門羹。你說你們這不是赤裸裸的騷擾嗎?顧客沒報警已經是客氣的了。

於是這些員工們就好奇的地問:“那您是如何向顧客推銷的?”

這位退休的老員工回答道:

“我會說,太太您好!我是一個路過的推銷員,口渴了。您能不能給我一杯水喝呢?”

於是,我走進顧客的家,先觀察一下環境。

然後在顧客給我準備水的時間裡,輕描淡寫地嘮一嘮家長里短,然後旁敲側擊地說幾句自己所推銷的“吸塵器”。

顧客沒有壓力,自然就會接話。

如此一來,產品推銷的成功率可以提高百分之六七十。

其他的員工們聽瞭如夢方醒,紛紛給這位老員工鼓掌。

其實這個案例,有一個心理學的名詞,叫做:

“富蘭克林效應。”

 

 

2、

這個效應是根據18世紀美國的國父之一的本傑明•富蘭克林所說的一句話發展而來的。

富蘭克林曾說:

相比那些被你幫助過的人,那些曾經幫助過你的人會更願意再幫你一次。

他為什麼會這麼說呢?因為他曾經做過一件影響了世界心理學的事情。

這個故事最早是記錄在卡耐基的《人性的弱點》一書中,後來在1993年,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艾略特•阿倫森,又將這個故事寫進了他的《社會心理學》 。

故事大體是這樣的:

1736年,有一天富蘭克林在賓夕法尼亞的議院發表演講。
另一位議員完全反對他的觀點,於是也發表了一篇演講,十分激烈地批評了富蘭克林。
富蘭克林有點措手不及,但是又想爭取這位議員的同意。

怎麼辦呢?

他無意中打聽到這位議員的家裡正好有一套非常稀有的圖書。

於是他十分恭敬地寫了一封信,厚著臉皮向這個議員借書。

沒想到這個議員竟然同意了,過了一段時間,富蘭克林在還書的同時鄭重地表達了謝意。

幾天后當他們再次在議會廳見面時,富蘭克林是這樣描寫的:

“他竟然主動跟我打招呼(以前從來沒有過),後來我們談話,他還表示,任何時候都願意為我效勞。”

從此他們兩人化敵為友,終生保持著友誼。

所以後世的心理學家們人得出一個結論:

讓別人喜歡你的最好方法不是去幫助他們,而是讓他們來幫助你。

這就是著名的“富蘭克林”效應的由來。

 

 

3、

一個世紀以後,美國的另一位總統林肯就深受“富蘭克林效應“的啟發。

有一次,林肯準備讓一位政敵幫個小忙。
一位議員批評道:“你為什麼要試圖跟政敵做朋友呢?你應當消滅他們。”
林肯卻溫和的回答道:“難道我不是在消滅我的敵人嗎?特別是當我們變成朋友的時候。”

讓一個敵人幫你一個小忙,就能化敵為友,化干戈為玉帛。

這個套路,真的可信嗎?真的可行嗎?

 

 

4、

1969年,心理學家瓊•傑克戴維•蘭迪決定親自上陣,檢驗一下這個有二百年曆史的“富蘭克林效應”在20世紀是否已經過期。

於是他們安排了一次知識競賽,讓所有的參與者贏了一筆小錢。
競賽結束後,一名研究人員向其中三分之一的參與者們表示:
“他是用自己的錢來組織的競賽,現在他沒錢了,能否請他們把錢退還給他。“
一名秘書向另一組三分之一的參與者們表示:
”這是由心理學實驗室贊助的競賽,現在實驗室資金短缺,能否請他們把錢退還。“

實驗過後,所有的參與者們都被要求填寫了一項問卷調查,分別給研究人員和秘書打分。

實驗結果證明:

研究人員的分數遠遠高於秘書。
而且願意把錢退回來的參與者,所給出的分數遠遠高於不願意退錢者。

也就是說,“富蘭克林效應”檢驗合格,依然保質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於是我們今日相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